自2009年第六代R1大改款以來,這五年來除了2012年推出來自賽道科技的TCS等電控裝置的小改款之外,YZF-R1的基本構型也撐了這麼久沒變。
如今,全新大改款的山葉電單車性能指標2015 YZF-R1終於出現在我們面前。
從外觀,原廠刻意將頭燈、方向燈等燈具隱藏,造就純種賽道車輛的錯覺。
前煞車系統從前代的對六活塞演變到這代的對四活塞加ABS,雖然少兩個活塞但制動力沒有絲毫減弱。(對四、對六甚至對八常常只是改裝人仕炫耀的項目,實際使用不一定有差別)。
新一代R1使用的是鍛造鋁鎂合金輪框(有網友指證R1為鑄造鎂合金輪框),搭配倍耐力DIABLO SUPERCORSA俗稱惡魔胎。比標準鋁合金框輕了900克。前輪比前代R1 輕了530克,提高4% 的操控穩定性,後輪輕了340克,成功減少11% 的後輪慣性
看得到的,機油交換量3900c.c.一次要換四罐。看不到的,全新十字曲軸減少轉動慣性達20%,加上鈦合金連桿及高壓縮比活塞,行程更短、缸徑更大。造就油門開度與後輪輸出接近1:1直接手感。
胎壓資訊
看起來普普的排氣管,可是4=>2=>1的全段鈦合金排氣管,排氣聲浪相當低調。
後輪是NISSIN的單活塞卡鉗。
後輪也是DIABLO SUPERCORSA,雙重材料的設計很明顯在側邊看出不同材質的邊界。
尾燈為直式造型,搭配摟空的尾部,創造未來的視覺感。
尾部的設計感覺有空力效應,但原廠的資料並未提及。無論如何摔車必斷是可以確定的XD。
鋁合金後搖臂搭配Motocross 多連桿,因應新車的馬力輸出也是全新的設計。
新R1原廠及配備電子式快排Quick Shift System,換檔瞬間即切斷段點火,讓齒輪進行換檔。這排檔在不拉離合器進行換檔時的滑順令人印象深刻。
由KYB和 YAMAHA共同開發的全可調懸吊,可由上座調整預載、壓縮及回彈。而進階的R1M則是使用Öhlins的電子式懸吊。
拉里拉雜講了一堆,這代R1對於駕駛者而言最大有感改變則是超厲害的儀表系統。對大多數人而言,Brembo或NISSIN、KYB或Öhlins在實際使用上應該感受不出差別,但這套儀表在實際使用上卻是令人驚嘆連連。
首先,儀表會依據外在光線進行反白或正常的自動調整。檔位、時速及轉速也一目瞭然。右把手的滾輪可以選擇溫度、油料、里程等資訊的顯示。左把手則可以於靜止狀態下,選擇不同的行車模式。
儀表畫面的右邊兩個條狀帶刻度位置為前煞車及前後懸吊壓縮的幅度顯示。我相信大部分騎士就會被這兩個項目吸引目光許久。驚嘆!這實在是太厲害了。
下面一段影片就是上路運作的狀況。
如果這儀表只有這樣的功能,那只能算是花而不實。
這儀表搭配新款R1的六軸IMU(慣性姿態儀),可以有許多細膩的調整。細膩到到原廠還做了個模擬器供大家體驗。(請點下面的儀表)
上一次聽到IMU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這個裝置是在航測飛機上。為了要補償因飛行俯仰或滾動所產生的不穩定,IMU會自動偵測並傳訊號給電子雲台進行角度的補償。R1上面裝了IMU則能夠監控車子前後、上下、左右的G-force變化。
搭配提供下面幾個模組能夠更有效的控制車輛狀態:
1.預防孤輪(Front LIFt control system;LIF,賽道起跑孤輪叫做起跑失誤,位子馬上掉好幾個)
2.預防後輪打滑(搭配傾角感應的TCS,預防後輪抓地力不足)
3.預後輪偏滑(Slide Control System,SCS,這項由MotoGP下放的技術能夠預防後輪左右偏滑的產生,對於管不住右手的人應該有效)
4.彈射起步(Launch Control System;LCS,起步時控制引擎輸出在10000rpm以下)
試駕心得
說實話,新款R1並不是一台難以駕馭的車子,不像早期杜家軍的一些車子,常在出奇不意的地方給你驚喜(驚嚇)。新款R1在配置了這麼多電控系統之後就像是栓了電子鎖鍊的猛獸。直線加速力道沉穩持續卻不猛爆,不看儀表不覺得轉瞬間已來到200多。彎道傾倒迅速靈活,懸吊合宜適中給人增添信心。
騎在上面,彷彿Rossi上身,所向無敵。
但是,千萬記得這電子鎖鍊是可以拿掉的。試試POWER1、TCS調到最小、SCS OFF,你就會發現要好好管住你的右手,免得被這台猛獸吃掉。畢竟,我只是螺絲並不是羅西。
這猛獸應該生活在像珠海、Suzuka這樣的高速賽道。在大鵬灣,五、六檔應該可以直接拿掉。而在台灣街道,三檔用到滿你都會有接不完的罰單。
騎在這樣高科技的車子上其實心理壓力是很大的,因為隨便一摔應該都會賠到脫褲子。這些感測器、電子懸吊、液晶銀幕都不是耐摔的玩意,更不是可以修的東西,應該都是整組換掉。
當我們以為車子已經這樣這樣,變不出什麼新把戲的時候,這些車廠就會告訴我們:嘿嘿,驚喜還在後頭哩!!!
不知什麼時候可以試試另外一個驚嘆號,H2R!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