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手上正好有這三支手機,不同的作業系統,HD2和iPhone在規格上都算是頂級機種。放在一起PK一下。
依循某網站的傳統,疊疊樂。把這三隻疊起來看看外觀的差異
側面,iPhone特有的sim卡插槽設計在機器的右側,HTC的則在側邊沒有太多的設計。
這三支手機都是用標準的3.5mm耳機插孔,Lagand 和iPhone都是設計在頂端。
在左側,這三隻手機都設計的音量調整在這邊,這和我們手持的習慣有很大的關係。iPhone則多出靜音的切換鈕。
在連結口方面,HTC的兩台機器使用相同規格的USB接口(但非通用型),可互換使用。iPhone則保持特立獨行的風格,用他們自己家的接頭。
接下來,我將其規格做一比較:
iPhone 4 | HTC HD2 | HTC Lagand | |
os | iOS 4.1 | Windows Mobile 6.5 | Android 2.1 |
CPU | 1 GHz ARM A4 CPU | ||
記憶體 | 512MB RAM | ||
螢幕 | 960x640 3.5吋 Retina 326ppi | ||
記憶卡 | 16GB/32GB內建,無法擴充 | ||
藍芽 | 有 (A2DP) | 有 (A2DP) | 有 (A2DP) |
Wifi | 有 | 有 | 有 |
電池容量 | 1470mAh | ||
相機 | 500萬畫素 AF HD錄影 | 500萬畫素 AF | 500萬畫素 AF |
感應裝置 | MEMS陀螺儀、方向感應器 | 方向感應器 、重力感應器 |
方向感應器 、重力感應器 |
體積 | 115.2x58.6x9.3 mm | ||
重量 | 137g | 157 grams (5.54 ounces) with battery |
iPhone其實也沒有比其他機子強太多,CPU也是1Ghz,相機也是500萬畫素。但是在螢幕解析度上,號稱"視網膜螢幕"的iPhone雖然尺寸比較小,但其細緻度無人能及。另外在感測器方面,iPhone則多陀螺儀的配置,在程式應用上能更多元且直觀。另外,HD的錄影也是特色,但這和已經上市一年多的HD2比較並不公平。HTC新的Desire HD也有HD錄影的規格。
對於智慧型手機來說,人機介面及軟體應用比其他的3C商品來的更重要,而這三隻也分別代表了WM、Android、iOS三種不同的作業系統,讓我們來比較一下這三隻機子的內在:
首頁
老實說,HTC Sence幫WM加了許多分。讓傳統綠不綠藍不藍討厭的傳統"窗戶"配色以富設計感的黑白取代。輔以翻牌式的時鐘與天氣顯示,若不看到左上角的"開始",還以為這是隻Android手機(事實上,網路上已經有一堆人刷機改成Android了)。iPhone則在首頁直接了當的放了APP Store、行事曆、youtube、地圖等自一代iPhone以來的傳統配置,某種程度上我認為水果店把iPhone已經定義為手上的資訊站而非電話。
PIM功能(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r)
還記得palm嗎?PDA的始祖在一開始的時候最主要的功能就是PIM。行事曆、To do list、通訊錄、Memo這 PIM四代天王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記得。
Android系統最大的優勢就是和Google的高度整合。大家對於Gmail、Google日曆應該都用得很熟了,Android也整合的相當好
Windows Mobile想也知道需要和自家的Outlook/Exchange server同步,說實話從以前到現在我都沒有想要用outlook,所以並不熟。XD
iPhone提供許多與各種系統介接的功能,可以和Google、Exchange server、Yahoo等mail以及行事曆整合。
PIM功能上我認為Android在這個部分是勝出的。
應用程式
Android及Windows Mobile的都有所謂"程式集"思維,把程式放在程式集裡,有需要再以捷徑的放式拉到桌面
HD2的icon顯得相當大, Android的安排較適中。
iPhone則直接將所有的程式在桌面,可以直接點選。iOS4.0以後,程式的 icon還可以分群組,每個群組可以容納12個程式
應用程式資源
這是iPhone最厲害的功能之一,App store提供成千上萬的各種應用程式給大家使用,有的要錢有的免費。每個程式軟體都經過Apple的審核,使得品質受到一定控制。
Android也不惶多讓。拜開放原始碼的特性之賜,Android Market也有很多的應用軟體下載。許多軟體在App Store也有,但在Android Market上的免費軟體到了App store上往往就要收費(生氣鳥就是最好的例子)
微軟似乎也搞了個Marketplace來做為應用程式的集散地。但是其內容之貧乏,種類之稀少,讓人覺得好笑。
小結
Apple是個非常會行銷的公司,iPod、iPhone、iPad 、iMac都成為話題,也造成銷售的長紅。就iPhone而言,它作為一台電話我認為僅在及格邊緣,但是它令人驚艷的畫質、豐富的應用程式以及源自ipod的音樂介面,令人忘了其他的缺點(不能擴充記憶卡、不能換電池、架構封閉),成為時尚潮牌。
Android則是另外一種思維下的產物,開放、自由是它所標榜的,加上Google的強力支援使得它穩坐智慧型手機的王座。眾多的開發者也為其應用程式提出豐富的保證,但是頻繁更新的版本,似乎是這位綠色小機器人的困擾。雖說每次的改版都有不錯的進步,但也讓使用者躊躇不敢貿然下手。
至於Windows Mobile,就上我之前常說的,它繼承視窗系統一切的缺點,耗資源、會當機、記憶體管理超爛。在HD2上用HTC Sence似乎有煥然一新的架式,但仍然掩飾不了其缺陷的本質。看看WM7會不會比較好一點,不然MS應該要考慮退出智慧型手機市場了。